设立“文化遗产日”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。2006年,国务院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“文化遗产日”,自2017年起调整为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。 2018年6月9日是我国第十三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,今年的主题为: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。
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,传承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营造全社会关心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。甘肃省博物馆推出“非遗周”系列活动,举办非遗系列活动。6月2、3日,举办两场《走进非遗——湿拓画》少儿活动;6月8日,邀请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,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博导杜晓帆教授,以《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辨析——以活态文化遗产为核心》为主题做专业学术讲座;6月9日上午9时,讲解员为观众免费发了宣传资料,实施全天免费讲解服务。下午2时30分,举办了《点亮非遗——面塑》系列少儿活动。
文化遗产是传承一个国家历史文化,维系民族精神的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,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更是全民的节日,我们通过展览展示、义务讲解、广泛宣传、公开讲座、社教宣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,展现了文化遗产的魅力,也进一步扩大了文化遗产保护、文物活化与利用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。
(文字:刘畅 拍摄:刘畅、王琦 审稿:办公室 黎李 发布:网络中心)